《夜莺的歌声》的教学设想
大路中心小学 周小娟
《夜莺的歌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
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使德国法西斯强盗被歼灭的故事。一个机
智、活泼、乖巧的小男孩形象跃然纸上。文章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构思巧妙,段落分明,语言含蓄、
幽默,掩卷沉思,那悦耳的歌声仍不绝于耳。课文的重点一是要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
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抓住课文中含
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很勇敢,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针对课文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
重点展开教学。
一、抓住主线,理清脉络
我首先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你你对小夜莺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回顾课文内容,学生也能畅所欲言,达到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在教学中,学生对小夜莺这个人物形象
已经深深地印入了脑海,因此在谈了解的时候,都能抓住小夜莺勇敢机智的品质进行阐述,达到了预期
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再默读全文,抓住主线要求学生划出课文中描写体现下夜莺勇敢机智的句子,读一
读,和同桌讨论讨论。最后抓住夜莺的歌声这条主线,统领全文,点明主题,深化感情。
二、以读促悟,探究感悟
在实施教学时我抓住课文中描写体现小夜莺勇敢机智的句子这条主线,抓住这些句子展开教学,我
从以下三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究。
(1)找句子,先让学生找体现小夜莺勇敢机智的句子,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特别是是关于小夜莺
一些言行的句子,让学生把这些句子找出来。
(2)说句子,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说一说,说说你从是怎样感受到他的勇敢机智的,学生把自己
的想法和感受都表达出来了,我再根据一定的情况进行补充和引导。这里,我要达到的目标是学生能说
到哪一个程度就到哪个程度,不要求学生更深的去理解,因为这些句子的理解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有一定
的难度。但是每一句的教学都会有一个重点,比如教学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
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这句话,我要让学生感悟的重点是小夜莺借野兽来骂敌人,体会
他的机智。而教学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
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象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这句话的时候,主要是让学生体
会小夜莺是以自己的天真烂漫来迷惑敌人,表现他的机智和勇敢。
(3)读句子,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朗读是必不可少的。他可以表达学生对这些语句的感悟能力,也
能促进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特别是各种形式的读,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每一次朗读的进度,
都表示他们对小夜莺的勇敢和机智体会得更加深刻了。
找句子,说句子,读句子三者相辅相成,让学生进入丰富的语言世界,感受丰富的语言文字的魅力,让
学生从对话中去体会、去品味。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做到了“口而诵,心而维”,边朗
读边揣摩,从中体会到他的机智和勇敢
三、以读引思,迁移运用
文章以浓重的笔墨谱写小夜莺引诱敌人进入游击队的伏击圈,写了小夜莺的很多的语言和动作,但
是对小夜莺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却很少,因此我就设计了很多小夜莺的心里想法让学生去想象发挥。比如
在第一句里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他停下
来,会想些什么呢?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他好象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他真的完全忘了吗?(没有
)所以课文中一个词用的特别好(好象)好象忘了,其实他不但没有忘,而且在思考着……留给学生补
白。
四、回归主旨,深化感情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思考:(1)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2)此时
,你最想对小夜莺说些什么?等深化情感。
最后布置作业。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让学生搜集故事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写读后感
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实现课堂与生活的完美结合。